
体渲染是体数据可视化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体渲染主要分为等值面体渲染(Iso-surface Volume Rendering)及直接体渲染(Direct Volume Rendering), 而在直接体渲染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光线投射算法(Ray-casting)。对于大规模的体数据,在使用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体渲染时,若不跳过空白区域,即进行空体素跳跃,则会产生极大的运算量。然而大规模体数据,如神经元、皮肤数据,往往具有精细复杂的结构,这使得空体素跳跃变得极为困难。
在许多情况下,3D呈现是很有用的,有其优点例如:快速构建空间数据的心理模型、大图中清晰的空间分割、散点图中三变量的模式发现。但是3D呈现长期以来也面对着感知和交互上的挑战,如:透视失真、笨重易错的数据探索、与传统二维的交互设备失配。而当前结合全景呈现和自然交互的沉浸式技术正在逐步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但这一领域仍需要规范的指导方针和更多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抽象数据的信息可视化领域。
目前许多已经提出的沉浸式可视化及交互方法在实际中并不太实用,可能导致用户3D晕眩,或是需要过多的探索时间与空间。飞行导航的方法比较费时,同时又容易使用户产生不舒适感;真实走动导航方法效率太低。在这篇论文的工作中,研究者们实现并评估了一种新式的数据探索方式:VirtualDesk。
现今的科学研究中,体数据的存储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体数据的研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直接体绘制技术可以通过设计传递函数(TF),来引导用户关注体数据特定子集,从而十分有效地地帮助用户深入理解体数据。在传递函数的设计问题中,有两个主要讨论的问题。其一是对于感兴趣的特征区域(FOI)的定义问题,这在研究复杂的体数据的场景下较为困难,同时特征区域选取的准确性也难以较好地保证。其二是在特征区域上施加视觉强化的效果,这可以通过对于特征区域设定恰当的光学参数来实现。但这样的过程常常会涉及到一个重复的错误尝试的过程,同时会引入很多十分低效的手动的参数调整。因此需要考虑一定的策略来有效的进行传递函数的设计。本文提出一种使用上下文显著性驱动的射线剖面分析算法对于感兴趣特征进行直接体绘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五届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 2018)于2018年7月26日在上海隆重开幕。大会为期三天,从2018年7月26日至7月28日举办,邀请了国内外可视化领域知名专家就相关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作大会报告、介绍发展动态、开拓研究思路。会议包含了论文报告、海报张贴、Panel研讨、专题报告、可视化艺术展等丰富多彩的日程。大会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承办,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多家赞助单位协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101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13家国外高校与企业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开幕式前一天,在华东师范大学还举办了前导课程,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沈汉威教授和清华大学的刘世霞教授为大家分别介绍“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信息理论”和“可解释机器学习”,课程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参与,参加人数高达两百多人次。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