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可视化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媒体人、政治家纷纷利用可视化图片表述自己的观点,以赢得大众的支持。尽管这些可视化图片可以直观的传达大量信息,但他们同时也会扭曲信息,误导大众。许多时候这种误导的故意的:可视化图片的制作者会故意通过扭曲可视化结果来增强其效果。也有时候,这种误导是无意的:制作者可能对可视化技术并不熟悉而错误的使用了某些技术。在CHI2015会议上,来自美国纽约大学(NYU)的几名研究者报道了他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实证研究工作[1]。他们将这类误导性的可视化成为欺骗性可视化(Deceptive Visualization)。从图1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出发,它们对相关的技术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其中一些技术对人理解图片含义造成的影响。此外,他们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人对欺骗性可视化的反应。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