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9 – 春晚可视化。从数千条原始数据中,小组成员抽丝剥茧,寻找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故事,春晚不仅仅呈现为一场文艺盛会,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着人们的向往与社会的繁荣。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9 – 春晚可视化。从数千条原始数据中,小组成员抽丝剥茧,寻找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故事,春晚不仅仅呈现为一场文艺盛会,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着人们的向往与社会的繁荣。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8 – 汉籍流传时间线。流传域外的汉籍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传播路线对于勾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状况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可视化作品以《东坡集》为例,展示了其丰富的流传历程。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7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项目可视化。作品收集了亚投行自成立至2023年7月的投资项目数据,并且通过scrollytelling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亚投行的投资行为。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6 – “桥见中国”中国桥梁可视化。作品从艺术的视角出发,通过体验性的交互模式,尝试拉近用户与桥梁的关系。将中国桥梁的数据和形态转化为抽象的视觉语言,展现了中国桥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4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视化。作品聚焦于“不同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生命力”,探索非遗中新增项目与拓展项目的关系,通过数据对比与视觉呈现,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可能。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3 – “善本图鉴”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珍稀古籍书目可视化。作品通过结合交互设计和传统文化审美的方式,让珍稀古籍目录容易理解,方便大众浏览阅读。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2 – 世界文化遗产可视化。作品以“观遗·守迹”为主题,力图以可视化的方式去呈现世界濒危遗产的分布、属性、濒危原因等信息。
继续阅读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01 – 全球地铁可视化。作品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简洁艺术性表达方式,概括各个城市地铁线路拓扑结构的特点,并呈现随时间变化,不同城市地铁线路的发展与变迁。
继续阅读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包含全国 300 多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这些经典景区构建出了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的壮阔图景,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继续阅读 »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