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人机交互

图表阅读器:为屏幕阅读器用户设计的无障碍可视化体验(Chart Reader: Accessible Visualization Experiences Designed with Screen Reader Users)

数据可视化使人们能够有效地探索数据并有效地交流见解。但可视化依赖视觉能力,而盲人或低视力人士有视觉缺陷。盲人或低视力人士主要使用屏幕阅读器辅助阅读,可它与大部分可视化不兼容。已有工作尝试从多方面弥补屏幕阅读器的不足,包括提供文本或表格、通过键盘等交互,但缺少系统性研究,没有可用性。

来自微软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将已有的工作综合在一起,提供一个可访问引擎,了解如何平衡功能与可用的屏幕阅读器用户的可视化设计,同时探索设计空间。

继续阅读 »

IGAL可视化讲习班-6:基于智能可视化的电子病历分析及辅助诊疗技术 – 曹楠

12月27日上午,来自同济大学的曹楠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目为《基于智能可视化的电子病历分析及辅助诊疗技术(Visualization in Health Informatics)》的讲座,详细阐述了可视化在医疗信息领域的应用。 继续阅读 »

IGAL可视化讲习班-8:从认知和设计的角度看可视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 张小龙

12月27日下午,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张小龙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从认知和设计的角度看可视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讲座。

继续阅读 »

探索数据显示的交互空间 – 麻晓娟(香港科技大学)

2018年7月21日(第十届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第六天)下午,麻晓娟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人机交互相关的知识。麻晓娟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她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之前,她是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研究员。此次课程她以“探索数据显示的交互空间”为主题,介绍了以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等五感为基础的不同交互方式。

继续阅读 »

2018年北京大学可视化暑期学校 – Day 5 (2018年7月21日)

2018年7月21日,暑期学校由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麻晓娟教授和来自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时磊老师授课。上午,时磊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可视分析在人类脑部网络比较与深度神经网络解释上的应用的课程。 继续阅读 »

文本搜索功能对于网页端可视化的作用(The Effects of Adding Search Functionality to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s on the Web)

文本搜索功能对于网页端可视化的作用

基于文本的搜索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检索的场景中。但受限于数据类型、交互场景等,各式网页端可视化作品却鲜少提供基于文本的搜索功能。这篇发表于CHI 2018的文章[1]通过对照实验,研究了文本搜索功能在网页端可视化中、对于用户探索与分析数据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继续阅读 »

One Reality: 通过结合多种混合现实方式增强物理世界体验(One Reality: Augmenting How the Physical World is Experienced by combining Multiple Mixed Reality Modalities )

为了结合数字世界和真实物理世界交互和展示优点,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混合现实技术,诸如空间增强现实技术(SAR)[1]等等。为了解决现有多种MR设备相互结合的困难,以提高用户沉浸式探索体验,降低注意力转移的代价,本文[2]提出并实现了一个结合多种混合现实方法的概念框架,将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之间依据增强等级划分为6个阶段,同时使用两个案例解释整个框架的工作流程。

继续阅读 »

降维中的可视交互:一个结构化的文献分析 (Visual Interaction with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 Structured Literature Analysis)

降维是高维数据可视分析的一种重要的数据抽象技术。它将高维数据降解到低维空间,同时尽可能保留诸如异常点、聚类等特征。降维的方法林林总总,在可视分析中很难一步到位使用不需要任何适配的降维方法。常见的做法是通过交互的方式,将标准的降维方法适配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前在关于算法与可视交互如何融合方面,大多数工作是从高层次、抽象的角度来讨论其流程或模型[1][2]。本文[3]聚焦于降维这一特定方向,通过对文献进行半自动分析的方式,对降维中的可视交互进行结构化的文献调研。

继续阅读 »

塔斯马尼亚大学人机交互技术实验室主任Henry Duh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可视化实验室

2016年5月18日,来自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大学人机交互技术实验室(HIT, Human Interface Technology Laboratory Australia)主任Henry Duh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参观了北大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的多项演示,并与实验室负责人袁晓如研究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Henry Duh教授是资深的人机交互领域的专家,在相关领域发表了100多篇国际论文,并出版了多项专著。曾获得多项人机交互的成就(例如Asia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eroes in ACM CHI2015)。

继续阅读 »

(s|qu)eries: 面向事件序列的视觉正则表达式检索浏览工具(Visual Regular Expressions for Querying and Exploring Event Sequences)

电子产品融入日常生活为我们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记录下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活动和状况:医疗中的电子病例记录、网站上的用户点击和浏览历史记录、“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一个记录个人健康数据的电子产品)、眼动追踪记录或者各式各样的输入设备和软件运行日志等等。分析这些事件序列数据可以帮助数据科学家可以找到我们使用这些产品的潜在规律,比如通过查看移动应用的使用日志,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情形,并总结用户交互的流程,从而辅助决策者来做出改善,以改善产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