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21年7月20日)的课程由来自马里兰大学的刘志成教授带来的主题为事件序列数据可视分析的报告以及来自蒙纳士大学的Tim Dwyer教授带来的主题为沉浸式分析的报告组成。
继续阅读 »沉浸式技术,诸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已经为数据的展示、交互、探索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形式。人们对沉浸式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需求,但目前为沉浸式环境构建应用程序和原型可视化设计仍然具有挑战性。现在大部分的沉浸式可视化应用都是依赖于Unity 3D环境编写的,多数编程人员还在编写底层代码进行数据解析、物体摆放和可视化映射等操作;同时,设计者需要在沉浸式环境中查看可视化,这导致迭代设计的效率十分低下。这篇文章[1]提出了DXR(Data visualization for eXtend Reality),一个开源的沉浸式可视化快速构建工具。该工具由大量的预制件和脚本包组成,如图1,能够为构建和重用三维可视化设计提供高级接口,用户可使用类似Vega-Lite的语法快速编写可视化映射,支持文本编辑器和内置原位GUI,并支持用户自定义marks和channels以满足更复杂的可视化设计。 继续阅读 »
在许多情况下,3D呈现是很有用的,有其优点例如:快速构建空间数据的心理模型、大图中清晰的空间分割、散点图中三变量的模式发现。但是3D呈现长期以来也面对着感知和交互上的挑战,如:透视失真、笨重易错的数据探索、与传统二维的交互设备失配。而当前结合全景呈现和自然交互的沉浸式技术正在逐步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但这一领域仍需要规范的指导方针和更多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抽象数据的信息可视化领域。
目前许多已经提出的沉浸式可视化及交互方法在实际中并不太实用,可能导致用户3D晕眩,或是需要过多的探索时间与空间。飞行导航的方法比较费时,同时又容易使用户产生不舒适感;真实走动导航方法效率太低。在这篇论文的工作中,研究者们实现并评估了一种新式的数据探索方式:VirtualDesk。
随着新型展示和交互技术的发展,信息可视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桌面应用。AR,VR领域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支持多自由度交互和沉浸式展示,为人们身临其境地和数据交互,深入理解数据对象提供了很大便利。对于一些三维视图,传统的桌面可视化在展示性能上仍有不足。我们很自然地想到结合这两种技术,让用户使用头戴式设备在沉浸式环境下进行三维数据探索,但这同时也引起我们产生一个疑问——用户和真实世界中全息图进行交互探索,和传统可视化相比是否是一种更有效率的策略?这篇文章[1]给出了一个有关桌面三维可视化、平板电脑中的AR可视化、和头戴式设备中的沉浸式可视化在完成三维探索任务性能上的研究,通过分别完成三维点云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从而比较三种方式完成任务效率等方面的差异。
随着混合现实的发展,HoloLens等头显设备为我们提供的在现实世界中探索数据的能力对可视化交互和分析越发重要。对于安全可视化,混合现实可以产生桌面可视化难以实现的效果,能够满足无需上下文转换的数据探索和物理操作,并支持多人协同探索,在许多安全领域应用中有实际意义,涉及范围涵盖从基础设施安全和应急响应到对可疑行为的日常监控。研究如何利用MR在真实物理环境中有效地可视化抽象数据并利用声音和姿势与之交互具有创新的意义。本文[1]使用VAST Challenge 2016的数据集,以复杂的多维时序传感器数据中隐含的安全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异常检测的方法,设计了一套沉浸式可视分析系统,能够将二维图表信息和三维平面图信息紧密结合,并提供了语音、凝视和手势等交互。
近期评论